自去年11月1日以來,大商所鐵礦石期貨便開啟了一輪流暢的上漲趨勢,并且在所有的黑色系品種里鐵礦石以近60%的漲幅遠超其他商品。
一位從事貿易的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表示,當前由于防疫已完全放開,對于宏觀經濟的預期開始向好,同時房地產政策已現底,不少“大鱷”有開始重返地產的跡象。從數據上來看,二月份地產的成交量也有不錯的改善,雖然扣除季節因素的影響,但從現場的認購人數來看還是超出此前預期的。
對于鐵礦石的快速上漲,此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曾約談有關咨詢企業,告誡相關企業發布市場和價格信息前必須認真核實,不得編造發布虛假信息,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不得哄抬價格。消息發出后,大商所鐵礦石價格于2023年1月16日出現連續兩日的大幅下跌,但在盤整了近3周后于2023年2月14日再次突破向上大漲。
截止上午發稿時,鐵礦石主力2305漲1.17%,自去年11月1日最低點577元/噸以來至最高點922元/噸,5個月來上漲幅度高達60%。
鋼廠復產積極,鐵水產量回升
受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較好以及人民幣升值刺激金融市場回暖影響,黑色系整體走強,鐵礦石期貨盤面回踩前期平臺價格之后出現反彈。當前長流程鋼廠復工速度較快,疊加終端需求復蘇預期向好,部分鋼廠利潤快速上升,鋼廠復工提振鐵礦石需求,基本面供需均呈現回升態勢,價格高位盤整。
研報還表示,當前鐵礦石供應端相對偏弱但預期后市將穩步回升,供應端支撐邊際減弱。當前價格主要受需求端復工速度以及宏觀層面因素影響,當前鋼廠進口礦庫存處于低位,存在補庫預期,而補庫強度取決于鋼廠利潤上升斜率以及終端需求復蘇力度。不過,鐵礦石自身面臨價格管控壓力,后期政策風險持續增加,還請投資者注意監管風險。
整體來看,供應方面依舊偏緊,雖然本周發運總量有所回升,但仍處于較低水平;需求方面隨著鋼廠復產,鐵水產量穩步回升,疊加廢鋼供給恢復緩慢,帶來鐵礦的需求增量,預計仍有補庫需求。因此該機構對鐵礦給出看漲的觀點,可擇機建立鐵礦多單或者買入鐵礦看漲期權,但同時也提醒關注政策帶來波動率提高的風險。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